——记文天祥小学工会活动暨青年教师“做苏东坡的菜”烹饪比赛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常作岭南人。”一代文豪苏东坡的才情,不仅体现在他的创作上,更体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上。文天祥小学教师的才情不仅体现在课堂上,还体现在对生活的热爱上。为丰富教职工的课余生活,提升教师人文素养,展现文小教师的才情与风貌,6月14日,文天祥小学开展了工会活动暨“我爱苏东坡”系列活动之青年教师“做苏东坡的菜”烹饪比赛。
此次比赛将所有青年教师分为五个小组,每组3-4人,各小组成员分工协作,各制作一道苏东坡的菜。下午2点多,老师们陆续到食堂里忙活起来。只见老师们洗的洗,切的切,炸的炸,雕刻的雕刻,腌制的腌制……一时间,食堂里洗菜声、切菜声、油炸声、欢笑声……凡所应有,无所不有,好不热闹。伴着连连笑语,食堂也渐渐传来了阵阵香味,老师们精心烹饪的东坡菜肴即将登场。
东坡肉
“黄州好猪肉,价钱如粪土。富者不肯食,贫者不能煮。慢着火,少着水,火候足时他自美。每日起来打一碗,饱得自家君莫管。”这是苏轼总结出来的炖肉经验。老师们将猪肉切成方块,加上各种调料焖熟。制作出来的东坡肉肥而不腻,鲜香四溢,正是饭桌上最抢手的一道菜。
东坡曾说:“若非天竺酥酡,人间绝无此味。”这一小组的老师们匠心独运,在东坡羹上点缀灿烂笑脸,与我校微笑教育理念不谋而合。微笑东坡羹,配以酥琼叶,表现的正是:一蓑烟雨任平生!
东坡茄子
相传东坡茄子是从东坡肉演变而来的一道江浙地区传统名菜。这一小组的老师们心思灵敏,手艺巧妙,不仅做出了美味的东坡茄子,还用胡萝卜雕刻了宝塔,用红辣椒制作了乌篷船,整道菜品可谓精致又美味。
相传东坡鱼,也叫五柳鱼。这一小组的老师们根据苏东坡在黄州时写有的《煮鱼法》一文来烹制。将鱼去鳞,剖腹,掏出内脏,用刀在鱼肋两边各轻划五刀后,入沸水锅文火煮,煮时锅里还要加姜、葱、桔皮等,起锅时入盐。鱼汤酽而白,尤其鲜美,鱼肉鲜而嫩,吃鱼肉时可蘸酱油。
苏东坡很重视饮食养生,特别是素食养生。曾写下“狂吟醉舞知无益,粟饭藜羹问养神”的诗句。东坡豆腐营养丰富,老师们将其煎得外酥内嫩,配上调配好的黄豆酱,鲜嫩可口,色香味俱佳。
一道道东坡菜肴制作完毕一一端至评委席,学校邀请35岁以上的教师们担任评委进行品尝鉴赏,根据色、香、味评出最喜欢的菜肴。评委们一一仔细品尝,各小组成员详细介绍本组东坡菜的烹饪方法、来源、口感、摆盘。评比现场,面对精心烹饪而成的东坡菜,参赛老师们积极为自己的菜品拉票,一片热火朝天。
菜肴品尝,有味清欢
紧张激烈的评比过后,文小的全体教师也开始品尝大家用心烹饪的东坡菜肴。文小的食堂里,老师们尽情享用美味的菜肴,享受自己烹饪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,处处充满着欢声笑语。